麻痹性肠梗阻亦称无动力性肠麻痹,是因各种原因影响肠道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或影响肠道局部神经传导;或影响肠道平滑肌收缩使肠管扩张蠕动消失。患者腹胀显著,无阵发性绞痛等,肠蠕动减弱或消失,罕有引起肠穿孔者。且常伴有呕吐胃内容物,呕吐物中无粪味。病人不能坐起,感觉呼吸困难。
麻痹性肠梗阻亦称无动力性肠麻痹,是因各种原因影响肠道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或影响肠道局部神经传导;或影响肠道平滑肌收缩使肠管扩张蠕动消失。患者腹胀显著,无阵发性绞痛等,肠蠕动减弱或消失,罕有引起肠穿孔者。且常伴有呕吐胃内容物,呕吐物中无粪味。病人不能坐起,感觉呼吸困难。
麻痹性肠梗阻的发生常与下情况有关:
1、腹部手术中的机械性刺激:病人在手术时,因肠管及其系膜受牵拉刺激后蠕动功能暂时丧失,或肠壁有不协调的蠕动存在,但未形成将肠内容物推送的节律时,病人往往在术后出现腹部胀气,有时还会出现腹痛。一般待术后2~3天肠蠕动恢复正常的节律,肠道气液能顺利排出体外,则腹胀、腹痛亦随消失。
2、腹腔内的炎症刺激:各种原因所致的腹膜炎,尤其是弥漫性腹膜炎,常发生肠麻痹乃至腹膨胀。
3、神经反射性刺激:各种绞窄痛,如肾绞痛、胆绞痛、网膜扭转发生的绞痛、卵巢囊肿蒂扭转及精索绞窄后,均可发生反射性肠麻痹。
4、胸腹部或脊柱中枢神经的损伤:均可导致肠腔积气积液和腹膨胀。
5、腹膜后的病变:如感染出血肿瘤等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肠麻痹。
6、肠系膜病变:如肠系膜血管阻塞、肿瘤、扭转等均可因神经冲动传导到肠壁受阻而出现肠麻痹。
7、其他:如长期的乙醚麻醉、过度伸展的石膏背心固定,以及腹外其他部位的感染如肺炎、脑膜炎或各种败血症等偶尔也可引起反射性肠麻痹。
麻痹性肠梗阻是由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过后抑制,导致肠的挪动功能降低,肠内容物不能有效通过的现象。
麻痹性肠梗阻的常见并发症有:便秘,肠局部性坏死,渗出性出血,下消化道出血,呼吸及心功能障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的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肠扭转,肠套叠。
麻痹性肠梗阻的突出表现是明显的腹胀,腹胀的范围往往是全腹,且常伴有呕吐胃内容物,呕吐物中无粪味。病人可出现腹部胀痛不适,而无机械性肠梗阻的阵发性腹绞痛,由于腹胀严重导致病人呼吸困难。因体液大量丢失,病人极度口渴,尿量减少。体检表现为腹部膨隆,腹式呼吸消失,见不到肠型及肠蠕动波;腹部压痛多不显著;叩诊呈均匀鼓音,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听诊时肠鸣音明显减弱或完全消失。病人一般情况常较严重但无特殊的痛苦。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针对麻痹性肠梗阻的致病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腹部手术后或腹膜炎等所致的肠麻痹给予胃肠减压后,可使病情好转;肾绞痛者给予解痉止痛和肾囊周围封闭,可使肠麻痹减轻;卵巢囊肿蒂扭转等病因消除后,肠麻痹都能自行痊愈等。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X线、CT等检查诊断即可明确。立位X线平片检查时,往往全部肠襻有充气扩张现象,并可见肠腔内有多个液平面。但也有少数病例,只有个别肠襻发生局限性的肠麻痹。
一、X线检查
1、腹部平片表现为胃、小肠和结肠有充气呈轻度至重度扩张。小肠充气可轻可重,结肠充气多数较显著,常表现为腹周全结肠框充气。
2、腹部立位平片表现为扩张的胃和小肠、结肠内出现宽窄不一的液平面。结肠粪便不论是颗粒糊状或是粪便块状粪团,是确认结肠的可靠征象。急性腹膜炎者常于腹平片中出现腹腔积液征,严重者还可出现腹脂线模糊。肠壁因水肿、充血而增厚甚至出现横膈动作受限,肋膈角变钝等胸腔积液征象。
3、胃肠造影当麻痹性肠梗阻较轻时,在服药3~6小时后复查,碘剂多可进入结肠,而排除小肠机械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较严重时,造影剂也可下行极为缓慢,在服药3~6小时后仍停留胃和十二指肠、上段空肠内。
二、CT扫描
影像可见胃、小肠结肠均有充气扩张,以结肠改变较为明显,可见液平面,与机械性肠梗阻比较,动力性肠梗阻肠腔扩张广泛但程度较轻。
非手术疗法是麻痹性肠梗阻的主要治疗手段,此外,可应用中药以促进肠蠕动。其作用机理不甚清楚,只是在临床上通过大量验证后,证明中草药的确可以刺激肠道使其恢复蠕动。
“扶正理气汤”疗效甚佳。其处方为:太子参15g,枳壳9g,旋覆梗12g,姜半夏9g青陈皮各9g,广木香9g,延胡索15g,谷、麦芽各30g,蒲公英30g,水煎半小时,使成200ml溶液,于手术完毕时由导管注入肠道,或于手术后2~3h给病人一次口服。经此处理,一般在术后10余小时即可恢复肠鸣音,1~2天内即可排气。
麻痹性肠梗阻是由于肠道的正常收缩运动暂时停止而引起的一种肠梗阻,下面给大家介绍具体的治疗方法。
1、原发病因的处理:针对麻痹性肠梗阻的致病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腹部手术后或腹膜炎等所致的肠麻痹给予胃肠减压后,可使病情好转;肾绞痛者给予解痉止痛和肾囊周围封闭,可使肠麻痹减轻;卵巢囊肿蒂扭转等病因消除后,肠麻痹都能自行痊愈等。
2、非手术疗法:是麻痹性肠梗阻的主要治疗手段。
(1)药物治疗
应用各种副交感神经兴奋剂,如毒扁豆碱、新斯的明、垂体素等,对预防和治疗麻痹性肠梗阻有一定疗效。
(2)胃肠减压
经鼻插入十二指肠管,并给予连续抽吸减压,并维持到肛门能自动排气、肠蠕动音正常为止。至腹胀消退时,还可自导管注入30ml蓖麻油至肠腔中,若能引起强烈的肠蠕动,肛门有大便自动排气,则表示肠麻痹已经解除,胃肠减压导管即可拔除。
(3)脊髓麻醉或腰交感神经阻滞的应用
抑制内脏交感神经而治疗麻痹性肠梗阻大多可取得一定疗效,但这种内脏神经的抑制是暂时性的,无持久的疗效。
(4)其他可刺激肠蠕动的方法
10%高渗盐水溶液75~100ml静脉滴注或10%的高渗盐水300ml保留灌肠,均有刺激肠蠕动的作用。口服热水对刺激肠蠕动有一定的作用。腹壁的冷敷也能引起较强烈的肠蠕动。
3、手术疗法:麻痹性肠梗阻病人一般进行非手术治疗大多都可获得痊愈。但在经胃肠减压等非手术疗法失败,或不能排除机械性或绞窄性肠梗阻的情况下,偶尔可以考虑行肠减压造瘘术。